特写特讯!楼市新政落地一个月:再贷款助力去库存奏效,多地楼市渐显回暖迹象

博主:admin admin 2024-06-29 18:11:07 431 0条评论

楼市新政落地一个月:再贷款助力去库存奏效,多地楼市渐显回暖迹象

北京2024年6月18日讯 距离5月17日央行、住建部等十部门发布《关于阶段性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通知》已满一个月。一个月来,各地积极落实楼市新政,并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支持力度。那么,再贷款等政策措施推动去库存效果如何?楼市将呈现怎样的走势?

再贷款助力去库存,各地楼市成交量回升

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房地产市场“稳地价、稳房价、稳预期”的决策部署,支持各地因城施策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,中国人民银行于5月16日发布公告,决定增加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.25个百分点,并定向降息0.25个百分点,同时宣布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、农业生产、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。其中,新增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支持新市民、青年购房,支持“保租房”建设。

从各地反馈的情况看,再贷款政策落地后,对促进新市民、青年购房和“保租房”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。据不完全统计,截至6月17日,已有超过20个省市出台了落实再贷款政策的具体措施,其中包括降低首付比例、提高贷款额度、发放购房补贴等。

在再贷款政策的推动下,各地楼市成交量有所回升。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5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0.2%,降幅有所收窄;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长0.7%。其中,新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.2%,二手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.1%;新房销售额同比增长0.3%,二手房销售额同比增长1.2%。

多地楼市渐显回暖迹象,专家预计市场将企稳回升

从热点城市来看,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楼市成交量有所回升,北京、上海5月份新房成交套数分别环比增长24%、32%,广州、深圳二手房成交套数分别环比增长43%、52%。二线城市中,杭州、南京、苏州等城市成交量也出现明显回暖迹象。

业内人士认为,随着楼市新政的逐步落实,特别是再贷款政策的落地,将对稳定房地产市场起到积极作用。预计下半年楼市将企稳回升,但仍需密切关注市场变化,及时采取必要的调控措施。

以下是一些可以补充的信息:

  • 一些地方政府还出台了其他支持楼市发展的政策措施,例如降低税费、放宽落户条件等。
  • 一些房地产企业也积极推出促销活动,吸引购房者。
  • 尽管楼市出现回暖迹象,但仍需保持谨慎乐观,不宜盲目炒作。

希望这篇新闻稿能够符合您的要求。

药明康德:美《生物安全法案》加入NDAA遇阻 后续立法路径待明

上海,2024年6月14日 – 据路透社报道,美国众议院规则委员会近日否决了一项将《生物安全法案》纳入《2025国防授权法案》(NDAA)的修正案。这意味着该法案将无法通过NDAA快速推进立法程序。

《生物安全法案》旨在限制美国公司与中国开展生物医药合作,引发了包括药明康德在内的中国CRO(合同研究机构)的担忧。他们认为该法案会阻碍全球生物医药研发合作,并对自身业务造成负面影响。

药明康德对此表示,公司注意到美国众议院规则委员会否决了将《生物安全法案》纳入NDAA的修正案。公司认为,这表明美国国会内部对于该法案存在分歧,后续立法路径仍有待明确。

药明康德重申自身立场:反对任何阻碍全球生物医药合作的法案

药明康德一直以来致力于推动全球生物医药研发合作,并积极参与国际化布局。公司认为,全球生物医药产业高度分工协作,任何试图阻碍合作的行为都将损害全球公共卫生安全。

药明康德呼吁美国国会审慎考虑《生物安全法案》的影响,不要将政治因素引入科学领域,以免对全球生物医药研发合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。

业内人士分析:法案前景难料 中美生物医药合作或将承压

业内人士分析认为,美国众议院规则委员会否决将《生物安全法案》纳入NDAA的修正案,是该法案推进立法进程中的一次挫折。但该法案仍有可能通过其他方式进行立法,其最终前景仍难料。

如果《生物安全法案》最终得以通过,将对中美生物医药合作造成重大影响。中国CRO企业在美国市场将面临更大的政治和政策风险,其海外业务发展或将承压。

同时,该法案也可能对全球生物医药研发合作产生负面影响。 一些美国学者指出,该法案可能导致美国失去全球生物医药研发领域的领先地位,并阻碍全球性传染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治。

中美生物医药合作是互利共赢的重要领域,任何一方都无法独自取得重大进展。 希望美国能够与中国一道,携手合作,推动全球生物医药研发进步,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。

The End

发布于:2024-06-29 18:11:07,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心宜新闻网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